找到相关内容981篇,用时1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论师的业力观

    说。不过,在自作自受的业感轮回里,若只偏重于同类的善恶因果——等流因果说,总留给人不尽圆满的嗟叹!   第二,业因(力)的种类。业的性质,分二方面说明。一、善、恶、无记、无漏法中,那一类法有招感...因业果了!二、如果把业力建立在色法上,无色界的有情,业果如何相续?又戒体是无表色,无色界有情岂不就无戒体了!如此,不管把业力建立在心心所法上或色法上,都会碰到棘手的问题。   第四,业力可转说。这...

    悟殷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11350389878.html
  • 论师的圣果观(上)

    其实正呈现了部派间不同的圣果观。   第二,预流果有退、无退?行者断三结——身见、戒禁取、疑,证得初果,预入圣流。像这样已断三界见所断烦恼(见惑),晋升圣者之流的学人,是否还会因现起烦恼而退失圣果?...,探究有关“圣果”的内容,以及相关论题之学派诤议,藉以窥见部派佛教时代,论师们心目中的圣者风貌,以及背后的思想内涵。   本文大分为七。   第一节,论“大天五事”。西元前三世纪中,孔雀王朝的...

    悟殷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11350489880.html
  • 论师的“时间”观

    :   第一节,时间体的诤议。时间本身,是独立存在常住无为的实体,还是依法而立无别自体的生灭有为法?学派中,有主张“世体是常,行体无常”,与主张“世即行,行即世”的不同意见。前者把时间当作超越三世的理则性,后者的时间即是有为诸行。而《大毗婆沙论》中,唱说“世体是常论”者,被论主称为“譬喻者分别论师”。这“譬喻者分别论师”,是那一学派?何以被称为“分别论师”呢?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第二...

    悟殷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11350589881.html
  • 高邮宗教情况

    元。市佛协先后为灾区捐款近五万元。   第二道教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是旧中国文化的综合体。我国早在宋代时就有道观,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最盛行时,我县有道士四百余人...会议的代表59人。高邮市民族宗教事务局领导到会祝贺,市政府谈铁人副市长到会作了重要讲话,选举了第二届委员会,委员17名。   名誉会长:达人   主任:杨福坤 副主任:薛中理、薛永安、杨同...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9/23152890507.html
  • 《隐喻文化学》第八章 宗教的必然是象征的

    一个统一的具体崇拜对象形式。   第二 宗教世界与象征形式的同构性   宗教与象征的关系还体现在,宗教世界与象征具有同构性。   一、象征的本质及其结构   就西方传统文化来看,对象征结构的...为取得与历来相关论述用语上的一致性。第二,就隐喻和象征的原始意义而言,隐喻的存在领域主要是语言符号及其文化领域,而象征的存在领域主要是视觉符号及其文化领域。鉴于宗教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视觉形象,因此,象征...

    赵维森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22191579.html
  • 禅风熏染中的心态

    思想的催化下,更易于萌生出“人生如梦”、“人生如寄”之类的心态。   第二 “无心于物”与“随缘自适”   禅宗讲“以心为本”、“即心即佛”,把心作为万事万物的本体,《坛经》云:“心生则种种法生,...

    张晶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6560692118.html
  • 民族和宗教

    、生命也蒙受巨大损失。殷鉴不远,中国在新的和更加动荡的历史时期必须把民族问题视为生死攸关的事情。第二 宗教一、宗教的定义  自人类产生以来,就出现了宗教,同时,人类界定“宗教”的尝试也是历史悠久,...的民族隔阂尚未完全消除。民族隔阂、民族猜疑、民族纠纷等等,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物,它是历史上各民族的反动统治者为了达到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的目的,不断挑起民族冲突和斗争的产物。第二,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15282395107.html
  • 诸法性空论

    在自身形成过程中对道家思想观念有充分的吸收融合,中国佛学也因而在精神气质上渗透了道家的自然精神。   第二 破邪显正与真俗二谛   所谓破邪显正,即破斥错误的见解,显示正确的道理,亦即破“有得...在大乘般若思想基础上的。前面第二讲在介绍“印度佛学的创立与发展”时已对印度大乘佛教般若中观学说做过简单论述,这里在具体介绍吉藏及三论宗的思想特色之前,再对三论宗产生之前中土大乘般若思想的流传发展做一...

    洪修平 陈红兵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052795582.html
  • 法相唯识学

    所执持的那种实性而已。三无性其实是从另一个角度对三性思想的表述。   第二 唯识转依说   唯识,亦称“唯识无境”,意谓宇宙万法都是心识的变现,心识之外无独立自存之境。这本是印度瑜伽行派的一个...它们的主要职能是起“了别”和认识的作用。其中前五识相当于感觉,以色、声、香、味、触为对象;第六意识相当于综合感觉所形成的知觉、思维等,以“法”(整个世界)为对象。   第二类是第七识,即末那识,它的...

    洪修平 陈红兵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110795791.html
  • 中国佛学的人文精神

    和人生,本质上追求出世的佛教最终以心性本体论为依持,通过强调“出世不离人世”而走上了人间佛教的道路。   第二 中国佛学人文精神的   人本意蕴   印度佛教以追求人生解脱为根本目的,印度...为群众之大乘佛法为中心而施设契时机之佛学,是为人生佛学之第二义。大乘佛法,虽为令一切有情皆成佛之究竟圆满法,然大乘法有圆渐、圆顿之别,今以适应重征验、重秩序、重证据之现代科学化故,当以圆渐的大乘法为...

    洪修平 陈红兵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030096044.html